八仙小说网 - 言情小说 - 我居然羡慕一个哑巴在线阅读 - 分卷阅读383

分卷阅读383

    ,慢慢看了过去。

名乾帝在位后的殿试,他会当场看后面考生的试卷,因为殿试皇上也只会看前十的考卷,心想着也许有沧海遗珠,春闱发挥不好名次靠后殿试却一鸣惊人呢?这个可能性有,只是有点小。

即便名乾帝没有发出声音,但明黄衣摆停留在你身边的时候,你如何能不慌?后排好多考生都手一抖,虽然没有做出不雅之态,但好多草稿上都留下了污迹。

这也是为何名乾帝这时候出来查看的原因。

幸好也只是草稿污了。

这个场面名乾帝已经经历过很多次,也不觉失望,神色平静的将后排缓缓走了一遍。

很好,今年依旧没有发现沧海遗珠。

走到叶惊澜身边的时候,名乾帝直接停下了脚步,就算没有小六的关系,名乾帝对叶惊澜还是印象挺深的。

因为春闱的试卷,名乾是从后面开始看的,第一个就是叶惊澜。

他跟张问林的结论一样,这小子文笔或许不够出众,但脑子转得快显然是侧重实事的,或许在殿试上有惊喜。

叶惊澜动笔不算早,但因为心中思路畅通,所以他已经写完了,正在检查完善,见状名乾帝也不客气,直接将他的草稿拿了起来。

全神贯注完全没发现名乾帝在身边的叶惊澜:“…………”

端正垂首坐好。

*

叶惊澜写了什么?

他其实通篇都在写马,他的侧重点在北境。北境的狼牙国是草原游牧,骁勇善战自不必提,最出色的却是他们的战马,真的比自家的马高出不止一个层面,这些年名乾帝也尝试过驯养他们的战马。

但那些战马到了京城后,即便好好繁衍了下去,也是一代不如一代,后来也就渐渐放弃了。

他提议建马场。

关键这马场的位置选得太鸡贼了,竟选在了两国不成文的边贸处。虽然和狼牙摩擦很大,但大多是在冬季,其他季节还算平和,狼牙想要大周的丝绸陶瓷,大周想要狼牙的生rou皮毛,彼此都觉得对方的好便宜。

所以,那边两国边境线的中间有个不成文的贸易区,是一片广阔的草场。

叶惊澜建设就在那建一个马场,还特别谦虚的表示正好可以和狼牙的人请教,看到这的时候名乾帝差点被逗笑了。

还请教,狼牙国怕是要被他气死。

但若是不要脸面的话,这事是可行的,毕竟狼牙国再怎么防备打仗时也不可能精准的保住每一匹马,名乾帝当年想驯养的马就是这么来的。后来狼牙国发现大周养不好,才慢慢松了一些,次等马也愿意拿出来交换,虽然数量很少。

如今就把马场建在那,就在草原上,还能养不好吗?就算只有次等马,精心养下去,总能和狼牙国的战马一个水准的。

狼牙肯定会急,一着急,有些事就不好说了。

这点叶惊澜说的极隐晦,深思才能发现,然后他话题陡然一转,已经在畅想马场成功后的好事,不仅可以提升国力,还可以将马卖给其他小国,以昭大国风范。

大周的战马确实比不得狼牙国的,但殊不知其他的小国也肖想大周的战马好久了,真驯养好了,将次等的卖出去既能得钱又能得名,很快的回到了原题。

名乾帝看完后将草稿放了回去,面上没看出什么来,心里想着的是朕当年果然没有看错,这小子就该去户部,钱戴会非常喜欢他的。

有了叶惊澜的惊喜,名乾帝心情很好的去看其他人,但又连续看过几人后,心里有些失望。

能在春闱夺得前十,文笔自然是不差的,但多数可以定言是颂文了,也有察觉到名乾帝心思的,但因为实务不够精通,没说到点子上,差强人意吧。

最后只剩顾怀陵和张渺的还没看过,这两个都是有才的,名乾帝凛了凛神,低头去看张渺的,张渺还没写完,他察觉到名乾帝的到来,面上倒是端住了,写的很认真。

名乾帝对他的期望其实很高,因为狂放的文笔,正好合了名乾帝这两年的意思,但为什么没选他当会元呢?是因为多年守成形象深入人心,有些事情不能明说,所以依旧点了顾怀陵,但他心里其实更偏向张渺一点的。

但今天看过他的文章,文风依旧狂放,但也是一篇颂文,夸的很好,还没展现的大国风采被他吹到了天上,吹到了人心里,但实际的建议,一点都没有。

名乾帝看完面上依旧没表现出什么,只是心里失望甚浓,无声走到了顾怀陵的身边,你要是也没说到点子上,就算六元及第是美事,朕也给不了。

顾怀陵也已经写完正在完善,名乾帝拿起了他的草稿。

顾怀陵放下笔,双手交握放在腿上,背脊笔直。

*

经历过张渺的失望,再看顾怀陵,名乾帝脸上带了一分郑重,你可别也让朕失望了,顿了顿,才凝神认真细看。

顾怀陵的重点也是边境,但他不是叶惊澜的只重北境,他是全防线。

这边境,除了狼牙国一直野心勃勃是心腹大患外,其他的还好,更甚还有许多小国,这些小国不仅没有野心,他们也一直在上供。

这样的小国,你要是师出无名,真的不能打。

打他们确实很容易,但以后总会招来唾骂。

顾怀陵的重点就在这些小国上,因为两国友好,所以大周和这些小国都有边贸区,还很繁荣,顾怀陵提出的是,让他们来学大周话,毕竟买卖若是语言不通也是很麻烦的,他提议在各个边贸区设立一个学舍,专教外藩大周官话。

若是精通大周官话的商人,可是适当让利。

通篇看下来,好像就是在教人说话而已顺带普及一下大周生活的和美,但其实深想下去这才是个狠人,他这是不着痕迹的在同化。

商人逐利,既有便宜可占,他们一定会学大周官话,等他们回国后消息会散给很多人知道,肯定有很多人跟着一起学。

那些小国为什么会上供?肯定是因为他们打不过,国力不够。既然国力不够,百姓生活水平肯定也不如大周的,要是他们学会了大周官话,若有机会,谁不想来大周生活呢?

这种事肯定有人察觉,察觉也好,正愁没理由打呢。

若是忍下去,长久以后,国还在,但人心还在吗?

这种光明正大的阳谋会让小国进退两难,但对名乾帝而言,却是解决了一桩大心事,扩张疆土他要,名声他也要。

如今可以两全了。

看过顾怀陵后名乾帝就不再守着了,直接出了大殿,虽然他面色没表现出什么,但张德安却在笑,他陪伴皇上多年,不说摸透皇上的心思,但心情好坏还是可以辨别一二的。

看来顾公子这六元及第的状元郎,稳了。

*

殿试只考